主管單位:
國內刊號:34-1003/G0
國際刊號:1001-862X
創刊時間:1958
投稿郵箱:
期刊官網:https://www.jhlt.net.cn/
出版地:安徽省合肥市
綜合影響因子:1.82
復合影響因子:2.921
所屬分類:綜合性文化
《江淮論壇》是安徽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其前身是創刊于1958年的《虛與實》,后改名為《江淮學刊》、《江淮評論》。
《江淮論壇》堅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強調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學術性和理論的創新性。1979年復刊后,以勇于突破為特色,先后發表過許多在全國乃至海外有影響的理論文章,在思想解放、撥亂反正、改革開放和繁榮社會科學事業等諸方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近些年來,《江淮論壇》以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大繁榮為己任,緊貼中心,致力創新,努力發揮名刊效應,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名家新論”、“綠色發展”、“區域研究”、“三農專題”
本刊宗旨國際交流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安徽省優秀期刊。
1.本刊審稿周期為3個月,3個月內請留意投稿時所留聯系方式有無用稿通知,逾期作者可自行處理。本刊不退稿。
2.提供作者信息,包括:出生年月、性別、籍貫、工作單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聯系地址、電子郵箱、聯系電話。
3.來稿請列出符合規范的摘要200-300字,關鍵詞3-8個,一并附上英文標題、摘要、關鍵詞;有基金項目的,請按“*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資助項目(96BJL001);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安徽省承接國內外產業梯度轉移’(AHSK-08D104)”之格式注明。
4.注釋與引文。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者補充說明,請用(1)(2)……標注的方式置于文尾;引文以“參考文獻”名稱列于注釋之后,著錄方式為:
[1][美]昂溫G,昂溫PS.外國出版史[M].陳生錚,譯.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88:187.
[2]辛希孟.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A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3]呂啟祥,林東海.紅樓夢研究稀見資料匯編[G].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4]張筑生.微分半動力系統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學系數學研究所,1983.
[5]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管道與壓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1997.
[6]張永錄.唐代長安詞典[K].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0.
[7]章培恒.《玉臺新詠》為張麗華所“撰錄”考[J].文學評論,2004,(2):5-17.
[8]劉宏斌等.陜西寶雞考古隊完成三峽文物發掘任務[N].中國文物報,2002-3-22(2).
詳細請參考《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或本刊網站。
5.本刊除接收書面投稿外,也接受中國知網投稿系統投稿,網址為https://jhlz.cbpt.cnki.net。論文投稿以7000字以上為宜。在尊重作者著作權的前提下,本刊有權對來稿作必要的修改與刪節,如若不同意,請事先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