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評論
-
阿學鞠
記得投稿前看看投稿須知,否則極大可能性被退修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國內刊號:11-1518/N
國際刊號:1000-0763
創刊時間:1978
投稿郵箱:jdn@ucas.ac.cn
期刊官網:https://jdn.ucas.ac.cn/
出版地:北京市
綜合影響因子:0.728
復合影響因子:1.088
所屬分類:自然科學總論
《自然辯證法通訊》(月刊)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大學主辦,中國科學院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社編輯、出版的國家一級學術期刊,屬哲學類和人文社會科學類核心期刊。
圍繞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和前沿問題開辟專欄,注重向讀者傳遞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及學術信息,啟迪讀者的思想和智慧,是求知者和愛智者的良師益友。
本刊是關于科學和技術的哲學、歷史學、社會學和文化研究的綜合性、理論性期刊,是聯結自然學、社會科學、人文學科的紐帶,溝通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橋梁,以弘揚科學精神、撒播人文情懷為旨趣,以科學與人文珠聯璧合、學術共思想相得益彰為歸宿。本刊曾被美國《科學》雜志譽為“聲望卓著的學刊”, 1979-1985年所刊發文章曾被《波士頓科學哲學文庫》選編為《中國科學技術的歷史與哲學研究》一輯。
本刊讀者對象是科學家,工程師,科研管理人員,高技術企業家,科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史、科學社會學與科技政策研究者,大專院校教師、研究生、大學生,中學教師,以及對自然辯證法和相關學科感興趣的社會科學、人文學科研究人員和業余愛好者。這本格調高潔、雅俗共賞的期刊,是每位學術守望者和文化駐足者砥礪思想的競技場和精神漫游的憩園,各個層次的讀者都能由此通幽尋芳,探賾索隱。
本刊向國內外公開發行,逢每月10日出版,大16開,128頁(含目錄),單價20.00元,全年12期共240.00元。國內發行:北京報刊發行局,郵發代號:2-281,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國外發行: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郵發代號:BM102。臨時需要的讀者,也可徑直與本刊聯系(北京玉泉路19號甲中國科學院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社,郵編100049)。現在2023征訂工作即將開始或業已開始,請讀者及時到郵局訂閱。
在此,我們吁請本刊作者都能積極訂閱《自然辯證法通訊》,以示對本刊的支持。
科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史、科學技術與社會、科學技術文化研究、人物評傳等
本刊宗旨一、本刊接受網絡投稿,網址為:http://jdn.ucas.ac.cn
二、本刊實行匿名審稿和同行評議制度,刊登科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史、科學技術與社會、科學技術文化研究、人物評傳等方面的稿件,并圍繞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和前沿問題開辟專欄,歡迎海內外學者投稿。
三、一般情況下,來稿通常不要超過10000字,文章關鍵詞3至5個,中文文章中文摘要以300字為限,同時提交英文題目、作者姓名、單位、摘要和關鍵詞;英文文章須同時提交中文題目、作者姓名、單位、摘要和關鍵詞。(英文標題和摘要寫作規范及建議)
四、來稿在45個工作日內給出初審意見,初審意見為“退稿”、“需返修”和“初審已通過”三種。對于“已返修”稿件和“初審已通過”稿件,45天內給出處理意見。“已返修”稿件處理意見為“退稿”、“需返修”和“初審已通過”三種。“初審已通過”稿件處理意見為“退稿”、“需返修”和“錄用待發表”三種。“需返修”狀態稿件如6個月內未完成返修,將被退稿處理。
五、參考文獻一律采用尾注,相關信息要齊全,以方便讀者查找。本刊尾注文獻格式如下:
1、圖書
[1]托馬斯·庫恩. 科學革命的結構[M]. 金吾倫、胡新和譯,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13-15.
[2]Needham, J.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M]. Vol.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334-335.
2、論文集
[3]葛能全、黃勝年. 錢三強[A], 《科學家傳記大辭典》編緝組: 中國現代科學家傳記[C], 第2輯,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1, 187-201.
[4]Shryock, R. H. 'American Indifference to Basic Science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A], Barber, B., Hirsh, W. (Eds.)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C], New York: Free Press, 1962, 98-110.
3、期刊
[5]王巍. 有沒有“其它情況均同”定律?[J].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1, 33(1): 1-6.
[6]Numbers, R. L. 'Creationism in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J]. Science, 1982, 218(4572): 538-544.
4、電子文獻
[7]董仁威. 諾獎得主屠呦呦背后的團隊—— 訪屠呦呦團隊大將鐘裕蓉[OL], 中國作家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5/2015-10-10/148162.shtml. 2015-10-30.
[8]Committee, N.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15'[EB/OL].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15/press.html. 2015-10-05.
六、來稿若在本刊發表,作者不可再以任何文種將其投給其他刊物。作者享有非專有權,可以在本人或本單位著作集中匯編出版以及用于學術交流和傳播,其他非贏利學術刊物也可以轉載(應標明作者姓名,并不得做有損于文章實質性內容和觀點的修改或刪節,并按國家規定及時發給作者稿酬),但都應注明何年何月發表于《自然辯證法通訊》某卷某期某頁。國內外機構或個人若用其從事復制、翻譯、出版等贏利或商業活動,須征得本刊編輯部的書面同意,以維護作者和本刊的合法權益。
記得投稿前看看投稿須知,否則極大可能性被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