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農業企業內部控制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當前新時代農業企業內部控制面臨新形勢,但是農業企業內部控制存在一些問題,所以本文就強化新時代農業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提出一些對策和思考。
關鍵詞:農業企業;內部控制;思考
黨的十九大提出新發展理念,對于指導農業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已進入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進一步提高我國農業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農業企業要想獲得長足發展,就要結合實際,與時俱進,適應新時代,強化農業企業內部控制,全面提高農業企業核心競爭力。
一、新時代農業企業內部控制面臨新形勢
(一)新發展理念是企業內部控制的根本遵循
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遵循新發展理念,這必將對新時代企業內部控制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農業企業內部控制必須按照創新發展的要求,為企業的高質量健康發展保駕護航。農業企業內部控制要按照協調發展的要求,維持企業各個經營項目的平衡,為保持經營管理持續發展提供堅強保證。企業經營發展中必須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必然要求農業企業內部控制注重環境保護,在經營發展中注重節約資源。在經營發展上堅持實施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此外,還要秉持共享發展理念,以企業的發展來回報社會,共享發展成果。
(二)農業現代化對農業企業內部控制提出了新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鄉村產業振興。實現農業企業現代化是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鄉村產業振興、帶動農民就業增收的關鍵。為了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特點與要求,農業企業必然要由單純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向創新管理和高科技研發轉變,從單純看重經濟效益向提高產品質量轉變。農業企業迫切需要以改進農產品質量和提升農業生產效益為目標,增強企業創新力、發展實力和資源利用率,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經營能力和風險防控水平。現代農業企業必須適應新形勢,找準內部控制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完善內部制度,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才能更加科學有效地管理企業,從而預防和降低企業的各種風險。
(三)大數據時代農業企業內部控制方式要與時俱進
傳統的內部控制主要采取人工的方式,對經濟業務開展控制和監督,當前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新型數字經濟發展迅猛。在以5G、物聯網等一系列信息通信技術為基礎的網絡經濟時代,農業企業內部控制必須與時俱進,充分運用云計算、互聯網等新技術,高效化、集成化處理內控數據信息,提高內部控制效率。新形勢下農業企業內部控制更要依靠科技、信息以及網絡等新技術,內部控制手段呈現多元化、復雜化趨勢。
二、農業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發展理念落后,內控意識有待提高
企業內部控制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用越來越重要。有些農業企業管理層沒能將新發展理念始終貫穿于企業管理中,在實際工作中不愿自覺落實內部控制有關規定,忽視持續健康經營。他們往往錯誤地認為內部控制只是財務部門的職責,或片面關注企業的規模和利潤,忽視企業內部控制等問題。有的企業對《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宣傳教育不夠深入,尚未形成全體員工及相關部門自覺協同配合的思想。
(二)企業內控制度不全,操作性不強
有的農業企業沒有科學制定適合本企業的工作規范和內部控制制度,以致企業內部控制難落實;有的農業企業沒有結合行業特性和企業自身特點,明確相關業務流程和標準;部分企業沒有按照《企業內部控制規范》有關要求,制定操作性強的具體標準,難以達到預定效果;有的企業沒有深刻領會新發展理念下企業創新和發展的客觀需要,及時修訂和創新原有的內部控制程序。
(三)崗位職責不清,經辦過程不嚴
建立清晰的崗位職責是控制風險的關鍵環節,“不相容職務分離”是內部控制的最基本要求。有的農業企業為節省人工成本,將本應該分離設置的崗位合并設置,導致經常發生舞弊、差錯情況;有的雖設置了內審機構,但審計人員獨立性不強,監督控制功能難以有效發揮作用。比如,有的農業企業庫存材料管理存在安全漏洞,同一個人負責采購、保管甚至領用。有的企業沒有嚴格制定經營過程中規范合同簽訂的辦法,憑著經驗辦理,省掉合同調查和復核環節,容易造成經營管理風險。
(四)內控考核機制不健全,監督檢查效果欠佳
定期開展內控落實情況監督檢查,是企業內部控制的必備環節。有的農業企業內部控制考核機制不完善,有的在監督檢查中不能全面深入掌握情況,不能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經營管理風險難以防范。有的企業輕財務、重業務,盡管企業明確了違反企業內部控制責任追究的處理辦法和相應的處罰規定,但在實際工作中,內部控制出問題僅追責財務部門,忽視問題根源,對源頭的業務部門輕易放過,導致整個企業經營管理業務內部控制形同虛設。有的企業對內控失職人員,責任追究不到位,影響了內部控制相關人員認真履行內部控制職責的自覺性。
三、農業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
不少農業企業管理者對現代企業管理知識缺乏了解,沒有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從有利于發揮內部控制作用的角度,科學合理設置本企業治理結構、內部機構以及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運行機制。有的企業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等企業治理機構設置不完整;有的企業章程和辦事規程不科學,企業內部權力和職責不清晰,難以形成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相互監督的運行機制。
(二)專業人才隊伍缺乏
企業內部控制涉及面比較廣,專業性要求很高。部分農業企業對內部控制管理重視不足,為節約人力成本,沒有招聘專業內部控制管理人才,往往由財務部門負責監管內部控制工作。由于財務人員自身具體財務核算工作量大,且對全面的內部控制知識儲備不足,對經濟業務和事項難以從內部控制方面做出專業判斷,更無法設計出有效的內控制度。一些農業企業的其他內部控制職能部門和相關人員,在創新企業內部控制方式方法方面也難以適應新時代現代農業企業的需要。
推薦閱讀:企業內部控制論文文獻和發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