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工業區土壤重金屬污染的評估與治理措施分析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工業設計時間:瀏覽:

  【摘 要】為降低工業活動對城市化進程的影響,近年來,對工礦企業的要求是“出城入園”,而企業遷出后的老工業區所在地的土壤往往已經受到多種重金屬污染,目前來看鎘、鉛,鋅等重金屬的的污染更為普遍。治理的前提的準確的評估,找出重金屬污染的種類、區域及污染量,有助于治理的精確性、針對性及經濟性。

  【關鍵詞】工業區;土壤污染;重金屬;評估;治理措施

工業期刊投稿

  1.工業區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現狀

  (1)污染的成因。工業區土壤重金屬污染指的是工業生產中在指定堆積、存儲、處理有害物質時,造成的重金屬超標流入土壤的現象。它是因為傳統工業技術問題,在工業區管理問題或土地利設計問題而引起的。有些工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沒能充分的考慮對環境的危害,沒有采用科學化的污染物處置方法。

  (2)主要污染物。工業區土壤污染的主要金屬元素是鎘,工業區土壤重金屬污染中鎘的超標率達7%,重度污染比例為0.5%。鉻的降解半衰期長,毒性范圍廣,工業企業生產是向土壤排放鉻的主要原因。例如,電鍍生產以氣溶膠的形式造成鉻融入土壤。鉻通常以粉塵、蒸汽、廢水形式污染土壤,鉻醇鹽的毒性較大,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和腐蝕性,鉻過量會影響水稻、玉米、棉花等作物的生長,引起作物的葉片失綠,阻礙植物根的延伸,減少作物數量。鉛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金屬元素,鉛多與土壤顆粒形成復合物,鉛的移動性較小,多積累于土壤的表層。

  (3)污染的形態。重金屬污染的形態較為多樣,污染一般以鹽酸結合的形態存在,例如氧化物組合態、有機結合態、殘渣態等。重金屬污染主要考察污染物的濃度,通常把可交換態作業污染程度的判定指標,通過pH值可以判定碳酸鹽結合態對環境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有機結合態與殘渣態的影響較小。

  2.工業區土壤重金屬污染的評估

  (1)污染識別。污染識別的目的是通過前期的調查了解,將工業區土壤可能遭受的重金屬種類進行大致的圈定。具體的工作主要為:首先進行歷史資料的收集(包括地塊原有企業的文件、檔案、影像資料等)以反應場地污染的歷時情況;然后進行現場踏勘,核實收集到的歷史資料,觀測污染痕跡,了解周邊關系,大致確定污染現狀。

  (2)暴露評估。暴露評估主要評估工業區土壤重金屬污染物的暴露途徑、暴露量、暴露方式等。重金屬對人體的接觸主要通過口鼻皮膚,應當在不考慮重金屬生物可利用性的基礎上全面的測評重金屬對人體危害程度。

  (3)毒性評估。人處于工業區重金屬污染區會對人的健康構成潛在威脅。一般運用致癌風險來評估某種重金屬元素的毒性。非致癌風險以評估兒童期暴露來評估。致癌風險以兒童和成人期的暴露來評估。應當考慮重金屬與人體的可結合性。在重金屬的回收場地也要考慮對人體的危害情況,避免單一含量濃度的評價。

  (4)樣品的采集。工業區土壤重金屬污染評估建立在完善的樣品采集基礎上,目前主要采用定點采樣法,遵循網格法的方式取樣,采樣前應當分析區域的大小和地形情況,了解采樣地層浹和垂直差異特征,地下水下的深度與流向,合理的確定采樣深度、和采樣方法。

  (5)評價方法。最常用的工業區重金屬污染的評估方法是地積累指數法,它主要用于研究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程度,也可以采用定量評價法,這樣可以反映重金屬污染的影響。污染指數法采用單因子方法和內梅羅綜合污染指數法,單因子污染指數法的計算公式是Pi=Ci/Si,其中Pi為污染物i的環境質量指數,Ci為污染物的污染濃度,Si為土壤環境質量。

  3.工業區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治理措施

  (1)污染土壤的處置種類。目前發展的土壤處置技術也是比較豐富的,分別可對污染介質(源頭)、污染途徑(傳播路徑)和受體采取不同的處置措施。針對污染介質的處置措施最為豐富,大的類別有物理技術(如土壤混合、土壤稀釋、土壤淋洗、溶劑萃取等)、化學技術(如化學萃取、焚燒、氧化還原以及電動力學修復等)、生物技術(如生物降解、植物修復、空氣注入等)及物理化學技術(如固化穩定、熱解析、玻璃化、滲透性反應墻等)。

  (2)重金屬污染土壤改良。工業區重金屬土壤改良應當從土壤的實際情況出發,以恢復建設用地和景觀綠化為主,在規范區域內按照土壤復墾質量控制標準,對重金屬污染土壤采用固化穩定化、客土改良或化學藥劑處置的辦法。

  (3)土壤修復工藝應用。基于提升破碎與篩分土壤的效率,前期檢測土壤實際含水率,區分含水率不同的土壤,針對含水率比較高的土壤,通過自然曬干的手段風干這部分土壤,如果有土壤的含水率遠超出預設標準,可將石灰加入土壤中達到調節目的。確定石灰的有效含量在80%以上,通過挖機工具均勻地將石灰撒下,而后啟動挖機的鏟斗均勻拌和污染土壤與石灰,石灰材料不僅具有吸水性,在吸水過程中還可釋放一定的熱量,以極快的速度減低被污染土壤的含水量,強化破碎篩分效果。后期加藥時,注意縮減這一批次土壤的石灰用量。啟動篩分設備開展均質化破碎與篩分處理,確定處理后的污染土壤的粒徑平均值在40mm之下。經過原位篩分處理工作,污染類別不同的土壤仍舊被放置到原來的位置,并不會出現多種污染土壤被混合的情況,將其中的石塊與建筑垃圾篩分出來,統一堆放,而后使用洗石設備實施清洗,利用土方車,將這部分篩出物輸送到堆石區之中。修復期間可能會形成一些特殊情況,來土的數量如果與施工條件不相符,可啟動備選方案,先將硫酸亞鐵與硫酸鈉添加到土壤中,均勻攪拌,而后通過斗篩進行破碎,達到混勻的處理目的,添加一定的水。加藥且完成攪拌的污染土壤需被分別轉移到不同的堆土區中。進行穩定化反應與化學氧化反應必須有充分水分條件,因此可選擇灑水車或者人工灑水的途徑,在土壤上噴淋潔凈的水,控制土壤含水量為30%左右。加入水之后,通過挖機設備對土壤實施翻拌,以此達到調節各處濕度的目標。通過防水的彩條布覆蓋土堆,抑制土壤溫度與水分損失,養護時間在3-7d之間。如果作業在低溫條件下展開,進行固化穩定化與化學氧化反應時,速率偏低,可調整養護時間,強化最終的修復效果。

  (4)轉運污染土壤。轉運土壤期間,實施運輸管理工作,在運輸現場,檢測土壤的干濕度,預防裝卸環節中揚塵污染,可用水提升土壤濕潤度,但是不可使土壤過濕,如果土壤濕度過大,需要對其實施晾曬處理。做好運輸記錄,運輸車輛必須按照預設運輸路線完成運輸任務,運輸人員始終保持安全駕駛的原則[4]。轉運土壤過程中遵循污染土壤不跨區轉運的原則,注重對土壤的有效保護,記錄土壤運輸時間、具體運輸方式,提前檢查運輸路線,明確污染土壤的數量,運輸期間指派專人負責管控污染土壤,避免污染土壤在運輸過程中出現散失的情況,強化運輸保護力度,針對風險現象構建防護系統。設置轉運路線時,要考慮盡量縮短運輸距離,減少運輸時間,提升運輸效率。

  4.結束語

  通過評估工業區重金屬污染物情況,總結現有的評估方法,可以進一步在工業企業生產的環保監控指標上進行優化改進,建立完善的評估監控體系,注重從源頭上達到有效防控重金屬污染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施明才,傅月坤.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及其防治措施[J].資源節約與環保, 2018, No.199(06):94.

  [2]賈明明,楊旭.淺析土壤重金屬污染防范與治理的對策[J].區域治理, 2019, 000(010):98,197.

  [3]陳開峰,梁廣洋,胡騰飛.淺議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措施[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19, 000(008):274.

  [4]梁耀杰.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及其防治措施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 2020.

  [5]王倩倩,王大祥.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南科技, 2019(34).

  推薦閱讀:工業控制系統論文怎么發表SCI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家庄市| 灵寿县| 务川| 延吉市| 双城市| 夏邑县| 临清市| 共和县| 高要市| 临泉县| 新巴尔虎右旗| 若羌县| 长治县| 南华县| 南雄市| 泰顺县| 札达县| 涿鹿县| 陆川县| 略阳县| 鸡泽县| 交口县| 临湘市| 丹巴县| 水富县| 桐梓县| 德格县| 灵武市| 个旧市| 平顶山市| 罗定市| 象山县| 石嘴山市| 昆明市| 福鼎市| 商南县| 沛县| 宁国市| 荆门市| 遂平县| 新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