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我國近年來對于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相關規定越來越完善,同時對其開采造成的環境污染給予高度重視。隨著礦產資源開采的深入,地下水資源污染及生態環境破壞也愈發嚴重。因此保護礦山地下水資源,維護礦區生態環境健康,是當下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礦山開采對地下水系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關鍵詞]礦山開采;地下水資源;影響分析
引言
礦產資源的開放和利用為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弊端出現,嚴重的污染問題迫在眉睫。人均水資源有限是我國基本國情之一,近年來,由于部分礦山企業盲目開采造成的水污染加劇,特別是對地下水污染而言。礦山開采對地下水資源產生了重要影響,如果在開采過程中對污染物的排放沒有經過妥善處理時,將會對地下水資源造成嚴重污染。
1礦山開采造成的地下水污染方式
1.1廢石、尾礦以及選礦過程中排放的污水對水環境的污染
在礦山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石,對大多數礦山開采企業而言,他們處理廢石的方式僅僅是將廢石隨意的堆放在地表,隨著雨水的沖刷以及微生物作用,這些廢石產生的滲濾液將會對礦區地下水系統產生嚴重危害,廢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經過氧化分解、微生物分解等作用形成大量金屬離子的酸性廢水,當這些廢水滲透到地下水系統中時,便會造成地下水污染。在礦物加工過程中,礦石經過各種程序也會產生大量的廢水,目前,對絕大多數礦業企業而言,這部分廢水往往是未經過處理而直接排放到外界環境中,由于廢水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經過滲濾作用后進入地下水系統中,造成地下水污染。目前,我國的煤礦儲量超過30億噸,占地面積超12000公頃,并且,仍以每年1.3億噸的速率增長。在煤礦城市,煤礦床遍布各地,粉煤灰在灰場區內排放堆積,煤礦和粉煤灰中的有毒有害元素(銅,鉛,鋅等)可以滲濾進入土壤中,隨著雨水遷移到淺層地下水并污染淺層地下水資源。
1.2礦坑水對水資源的污染
礦坑水主要包括地下滲透水、地下含水層的疏放水、巖石孔隙水,以及井下生產灌漿、防塵、選礦廠和洗煤廠污水。一般而言,礦坑水呈現出弱堿性,PH值處于7-8之間,但是,含硫礦井水中含有較多的S042+離子,呈現弱酸性。在含硫礦井中地下水滲透率大,巷道內通風條件良好,礦石中的硫化物以及礦井水中含硫煤在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下形成酸性水,隨著地表水向潛水層滲透,最終造成地下水污染。據統計,如果不考慮回水利用,每噸礦石產生的廢水排放量約為1立方米;1噸原煤產生的廢水排放量約為0.5-10立方米,最高達到60立方米。并且,很多老礦山在停產后,巷道內殘存的礦石繼續產生礦物廢水,造成礦山開采環境持續惡化,其影響將遠遠超過礦山開采區本身。
1.3礦山開采
在礦山開采過程中,從礦體角度講,實際上是不斷疏干礦體中存在的地下水的動態過程,同時疏干水往往不向外部排放。所以開采并不會區域地下水的水質造成太大影響。實際工作中,對于礦坑涌水,先進行絮凝與沉淀,然后在出水水質達到標準時,用于現場降塵、種植和沖洗,基本不向外排放。可見,無論是涌水還是從礦體中得到的疏干水,對地下水的水質都沒有太大影響。
1.4間接污染
礦山開采對地下水系統造成的間接污染主要表現在地表沉降和地下水位下降導致開采過程中產生的污水通過地下河道、塌陷坑道直接滲透到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污染,從而帶來難以想象的后果。例如,現如今很多礦山周圍出現巖溶水間接污染,其主要是由于礦山開采過程中,地面沉降將第四紀含水層與巖溶含水層之間的通道打開,導致礦山開采污染水滲入地下水系統中,由于第四紀含水層主要由砂土、砂礫組成,被污染水通過砂礫層進入巖溶含水層中,進而造成巖溶水污染。此外,由于地下水位下降,迫使人們棄淺采深,但在開采巖溶水過程中,又因鑿井時需穿過上層水質不好的水層,上層水中的污染物通過井管外壁進入巖溶含水層。
2應對措施
2.1從源頭上做好控制
在正常條件下,區內礦山開采時產生的礦井及生活排水均實行綜合利用模式,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小了對地下水造成的不利影響。此外,生活垃圾和固廢物必須嚴格按照要求及時處理,或根據固廢物類型進行綜合利用,不得隨意堆放廢物,以免降雨后形成淋溶水向地下滲透,造成污染。盡可能切斷所有可能對地下水造成污染的源頭。
2.2認真貫徹法律法規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礦山開采過程中對地下水造成的污染,首先應運用法律手段對礦山開采過程中相關人員的行為進行嚴格的制約,從而避免不良行為的發生。在礦山開采過程中,各級政府應按照國家規定的法律法規對礦山開采程序進行嚴格審查,從而保證礦山開采過程中減少對地下水資源的污染。同時,在對礦山開采項目進行審批時,各級政府應將礦山開采過程中的環境監測報告作為審批的關鍵依據,在礦山開采企業滿足環境監測報告中的各項求時才能對礦產項目進行審批。在礦山開采工程中,為了盡量減小對地下水資源的污染,應提供合理的方式對礦山資源進行開采。
2.3固體廢棄物
礦區開采所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應及時進行重復利用,如修建山路、回收制磚、用于山體邊坡失穩處理等減少被占用的植被及土地面積的同時還能夠盡可能用于地質災害的處理。這不但可以減少企業的開采成本,還可以使得環境、安全得到保護,是非常值得推廣的處理方式。
2.4切實加強地下水動態監測
根據區域地質條件,結合礦山開采工程各項特征,在關鍵節點布置動態監測點,以掌握地下水位實際變化。同時,對建設單位而言,還應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編制可行的監測及管理制度,并配以先進高端的設備儀器,以此為可能發生的應急事件處理提供基礎保障。
2.5地下水資源保護的建議
在地下水資源保護方面不但要注意井下防治水工作,還要注意因抽取地下水導致的一系列問題。相關企業在礦區開采的過程中應該更具有專業性,對于水源和可能涌水的通道要盡可能提前了解并實時監測,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避免因盲目而造成的地下水資源流失。一旦出現突水、漏水等情況,還應該及時使用專用的堵水材料進行堵水,這既是對環境的負責,也是對企業員工人身安全的負責。
2.6更新開采技術,提升地下水資源保護性
礦山開采過程中,開采技術的優劣對地下水資源的保護起著關鍵作用,采用先進的開采技術可以有效降低礦山開采對地下水資源造成的污染。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多采用部分開采法對礦產資源進行開采,該方法采用機械開采方式對礦區內底層礦產資源進行開采,而依靠剩余礦產資源控制頂板巖層的運用,進而減小礦山開采對地下水資源的影響。
結語
礦山開采對地下水的影響和污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一系列惡性循環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甚至影響了整個社會的發展。因此,在礦山開采過程中對地下水資源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尤為重要。對采礦企業而言,有必要提高礦山開采技術,利用高新技術的先進性,確保施工作業的順利完成,同時保證地下水水質,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雪瓊,黃茜蕊.礦山開發對地下水污染的影響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7(07):38-41.
[2]李利.解析礦山開采對地下水資源的影響[J].水資源開發與管理,2016(12):23-28.
[3]徐龍濱.解析礦山開采對地下水資源的影響[J].科技與企業,2010(4):33-36
[4]李瑞芝.地下水污染及其防治措施的分析[J].內蒙古農牧學院學報,199(3):103-105.
[3]蔣美琛,田淑芳,詹騫.北京周邊重點礦山開采區的植被恢復狀況評價[J].中國礦業,2017,26(6):88-94.
推薦閱讀:《礦山機械》是核心期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