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以下是兩篇工業設計類論文范文,分別介紹了傳統DBB與DB設計模式和工業設計與經濟的關系,工業設計是工業發展和勞動分工所帶來的工業設計,與其它藝術、生產活動、工藝制作等都有明顯不同,它是各種學科、技術和審美觀念的交叉產物。
傳統DBB與DB設計模式
摘要:首先就DBB模式和DB模式進行了簡要介紹,分析了兩種模式的優缺點,之后結合埃塞俄比亞DD項目,就DBB模式和DB模式下的設計異同進行了對比,分析了各自的優劣,最后提出了DB模式下設計單位的應對措施,供國內設計單位參與國際性DB項目參考。
關鍵詞:DBB模式;DB模式;設計—招標—施工;設計施工一體化
引言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創造了難得的機遇,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開始加快。但機遇同時伴隨著風險,“走出去”意味著我們要面對與國內項目迥異的市場與文化環境,面臨各種未知的風險和挑戰。為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作者所在單位2014年遠赴埃塞俄比亞,承接了DIREDAWATODEWELLE設計和施工項目。由于項目采用DB模式,業主及監理方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提出了各種匪夷所思的高要求,對設計和施工形成了巨大的挑戰。本文依托該項目遇到的各種設計問題,對DB模式和傳統的DBB模式進行了比對和剖析,并就DB模式中的各種困難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1模式簡介
1.1模式簡介
建造模式是反映項目各方之間組織與管理關系的基礎,對于國際性工程,項目決策階段最先確定的就是其建設模式,因為建設模式確定了項目的執行框架、項目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及合同關系等。目前國際上常用的建設模式主要有DB、DBB、EPC及PPP等。
1.2DBB模式優缺點分析
中國公路項目基本采用DBB模式,即設計—招標—建造模式,是一種傳統的工程管理模式,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貸款項目及采用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FIDIC)合同條件的項目均采用該模式。該模式強調項目的實施必須按“設計—招標—建造”的順序進行,只有一個階段結束后另一個階段方可開始。1.2.1DBB模式優點參與項目的三方,業主、設計及施工方在各自合同的約定下,分別行使自身的權利,履行自身的義務。在該模式下,三方的權利、責任和利益分配明確,避免了相互之間的責任推諉。1.2.2DBB模式缺點分析采用傳統DBB模式的項目可以發現,該模式主要缺點有如下幾點:①銜接不暢:設計基本完成后,才可以進行施工招標,對于一些工期緊張的項目較為不利;②協調困難:設計與施工分屬不同單位,業主協調較為困難;③變更頻繁:根據國內項目的經驗,DBB模式項目變更極多;④責任不清:出現工程事故后,各方會出現互相推諉的情況。
1.3DB模式優缺點分析
DB模式,英文全稱DesignBuild,即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即由承包人提供設計和施工服務,并對工程全過程的質量、安全、造價及工期負責。1.3.1DB模式優點DB模式的出發點是設計施工一體化,盡可能發揮設計和施工的優勢,達到項目方案最優,以較小的成本獲得較高的使用性能,相較DBB模式其主要有如下優點:
①責任單一:業主只需與承包商簽訂一份合同,發生事故時權責明確;
②工期短:業主只需確定總承包商,承包商就可以邊設計、邊施工,大大縮短項目工期;
③設計與施工一體化:基于項目性質,承包商在設計時,自然會考慮設計的可施工性,并在確保項目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優化設計,降低成本。
1.3.2DB模式缺點DB模式缺點有二:①對業主要求高:招標與評標程序相對傳統DBB模式復雜很多,從而對業主的管理水平及技術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其對項目作出較準確的評估。②對總承包商要求高:DB模式要求總包商兼具雄厚的設計及施工力量,另考慮到DB項目一般為總價合同,變更極少,也要求總包商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2項目實例
作者2015年赴埃塞俄比亞,負責DD項目的設計工作,該項目位于埃塞俄比亞東部,從DireDawa北側開始,沿現有公路延伸至東北,途經Harmukale,Dure和Aysha,最終到達位于埃塞俄比亞和吉布提交界的Dwelle,全長約223km。DD項目采用的是固定總價合同,業主和監理提出了各種匪夷所思的要求,設計工期從6個月延長至2年半以上,工程數量也較預估大幅增加,給設計和施工方都帶來了深刻教訓。本人根據DD項目公路設計的實際經歷,結合國內多年的DBB公路項目設計經驗,從公路設計層面對傳統的DBB模式和DB模式對比分析如下。
2.1設計目標
DBB模式:設計單位應充分了解業主對項目功能的意圖和要求,依據相應規范,對工程設計階段的投資、質量和進度進行控制,以實現方案合理、造價經濟的目標。DB模式:承包商在設計階段介入項目,設計與施工緊密結合,設計服務施工,施工協助設計,以追求項目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小結:DBB模式中,設計方以業主為服務對象,DB模式中,設計方以施工單位為服務對象,因而,兩種模式的設計目標是不同的,DBB模式主要考慮設計方案的技術先進,造價合理,而DB模式更注重施工方的成本管控。
2.2設計施工一體化
DBB模式:該模式下,業主與設計、施工分別簽訂合同,設計與施工分屬不同利益體,設計方案基本不考慮施工便利性,如土方調配、填挖比例等。DB模式:在該模式中,設計更傾向于施工方的服務部門,會盡可能的為施工方考慮,從施工角度出發來確定設計方案,從而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如DD項目K7—K15路段,在施工方的大力協助下,設計通過現場踏勘,與業主方進行了多次溝通協調,最終業主同意線位調整,從而減少土方12萬方、橋梁1座、蓋板涵3道,大幅度降低了該路段的工程造價。(見圖1)圖1DD項目K7—K15線位方案比選圖注:圖中PLANA是設計優化方案,PLANB是業主要求的方案。
2.3設計周期
DBB模式:就國內設計而言,從立項開始,經歷項建書、工可、初設及施設等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目標,到最后的施工圖設計階段,所有的設計方案基本確定,不存在較大爭議。雖然整體周期較長,但設計的核心階段,初設及施設會集中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一般不超過一年。DB模式:從DD項目看,該模式下,承包商需邊設計、邊施工,設計過程中尚需征求沿線相關行政部門的意見,大幅度拉長了設計周期,基本可以按和施工周期同步考慮。如DD項目K0~K7路段,該路段位于德雷達瓦市區北側,由于市政府和公路局的意見向左,該段線位的確定耗時一年半以上。
2.4工程索賠
DBB模式:變更較多,工程索賠現象普遍。DB模式:總價合同,工程索賠要求極高。只有熟練掌握FIDIC條款,了解合同各項規定,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時刻對比合同和規范,并做好各項證據的搜集工作,才有可能成功索賠。
3DB模式下設計單位的應對措施
根據作者在DD項目的設計經驗,設計單位要做好DB項目,需做好如下幾點。
3.1提升技術能力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DB項目中,設計要將自己看作一個服務部門,努力融入到施工團隊中,盡可能地發揮技術上的優勢,聯合施工單位,做好技術創新工作,從技術層面提高施工方的施工效率,以達到降低工程造價的目的。3.2學習FIDIC條款FIDIC條款是國際性工程項目招投標、合同簽訂、費用支付、價格調整和索賠等方面的通用標準。設計單位在同業主、監理溝通時,宜合理利用該條款中的各項約定,以達成對承包商有利的設計方案。
3.3充分利用施工方的影響力
設計作為項目的排頭兵,尤其項目前期,將承受巨大的壓力:一方面要加快設計進度,為施工創造工作面;另一方面要優化方案,節約造價。但進度和優化設計往往沖突,若放棄工程效益,一味追求進度,不符合項目整體利益,也與設計施工一體化的初衷相違背。因此,優化方案的推進需發揮施工的影響力,由其牽頭與業主及監理對接,確保設計工作順利開展。
4結論
本文首先就DBB模式和DB模式進行了簡要介紹,分析了兩種模式的優缺點,后結合埃塞俄比亞DD項目,就DBB模式和DB模式下的設計異同進行了對比,分析了各自的優劣,最后提出了DB模式下設計單位的應對措施,供國內設計單位參與國際性DB項目參考。
作者:鄭波 單位:浙江交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分公司
談工業設計與經濟的關系
摘要:為了促進中國工業設計的發展,鑒于日本工業設計和經濟的迅速崛起,從微觀和宏觀的角度分析了其工業設計發展與經濟騰飛相互促進、互相作用的關系,解析了中國工業設計與經濟關系的發展,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對于利用經濟條件規劃中國工業設計的發展,在微觀方面,應從節約資源、提高生產效率方面入手;在宏觀方面,應從社會和企業的角度出發進行解析。
關鍵詞:工業設計;經濟全球化;設計靈感;銷售市場
在經濟全球化的格局中,國家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其中主要的2個經濟加速器是技術與設計。而只有在技術轉化成商品時,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工業設計是實現技術轉化為商品的主要媒介,日本利用50年的時間實現經濟騰飛,其處理設計與經濟的關系的方法值得借鑒。縱觀日本經濟的崛起之路和工業設計的發展過程,二者之間存在的聯系如表1所示。基于中國設計和經濟的發展程度,與世界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從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開始,工業設計處在起步階段;經過30年的發展與改革,中國經濟在不斷增長,工業設計也在快速發展中,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但是兩者之間仍有很大的差距,需要重新思考國內設計與經濟的關系。
1宏觀分析
1.1企業內部設計團隊與經濟的相互影響
經過調查資料發現,在日本有企業存在的地方,總是少不了設計的影子。企業是技術轉化商品的熔爐,是設計成果的升值場所。曾經在一段時間內,索尼的產品享譽世界,被稱為最優秀的產品。迄今為止,索尼的產品依然得到了人們的熱捧和追求,這與其設計有很大的關系。索尼公司非常重視設計在企業中的作用,索尼公司的設計團隊非常強大,有數百人從事設計工作,集中進行產品的設計開發。企業是技術發展和應用的基地,是技術應用到商品的熔爐。而設計的加入平衡了技術與商品。華為公司進行產品與解決方案的研究開發人員有60000多名(占公司總人數的44%)。在中國有很多企業應該成立自己的設計研發部門,敢于投入資金、人力、物力,設計出好產品。
1.2市場是檢驗設計價值的關口
市場的最初雛型是物質交換的地方,市場與商品之間的聯系事實上屬于市場與設計關系的具體化。市場決定了設計的成功與失敗,同樣可以為產品提供設計靈感和技術支撐。工業設計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產品的具體化和商業化,而產品與商品是兩個不同的名稱。產品是技術的載體,而商品是大眾消費者的選擇,能在市場上流通。工業設計把產品視覺化,引導消費者進行購買。工業設計的核心功能就是創新,創造新的產品,發掘新的銷售市場,吸引更多的顧客,滿足顧客的消費需求,提高顧客的購買力。
2微觀分析
廣義的產品設計過程有3個階段:①產品設計階段是從開始構思產品設計的草圖到產品做出模型,這屬于狹義的產品設計過程;②產品生產階段是指產品投入市場后直到被淘汰的過程,該階段的場所主要為市場;③產品使用階段是指消費者購買產品后使用到不能再使用的階段。每個產品都有一定的使用壽命,在產品的使用壽命終止時,如何利用這個階段的產品資源進行另外的設計活動,實現產品資源的合理利用,這是個值得探究的問題。廣義的設計過程是產品的生產周期過程。設計的總經濟效益是指在這個產品的設計生產階段的全部成果與所產生的消耗的關系。對于設計人員而言,應該清楚整個過程所產生的效益和消耗。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產品的經濟效益,處理好設計與經濟的關系。在國際市場上,日本的設計體現出的是一種少而精的簡約設計風格,該設計風格的形成有它自身的道理。日本是個島國,自然資源缺乏,很多資源依賴進口,需要精簡設計。日本采用簡約的設計風格,日本設計適合于狹小的生活空間,這也順應了國際市場的形式,引導了市場的設計方向。在國內市場,有種常見的消費心理,即在價格相同的同類產品中寧愿選擇功能較多產品,無論它是否會得到使用。在同等的價格下,A產品比B產品多了一個功能,則消費者會選擇A產品,即使自己根本不會去用這個功能,這就造成了功能的浪費。在產品設計初期,設計多個功能需要設計師數日的策劃和思考;在生產這款產品時,也需要另外的材料和技術的開發,但其價值得不到體現,這種浪費放大到整個市場中是巨大的。
3結束語
本文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分析了日本工業設計與經濟的關系,解析了日本如何處理兩者之間關系。在微觀方面,從產品的材料資源出發,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在宏觀方面,處理好企業設計團隊與產品的關系,分析了日本采取的策略,剖析了中國在處理工業設計與經濟關系中所存在的問題,結合國內實情,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因此,應加強企業對工業設計的認識度和重視度,加強企業內部政策對工業設計的友好度,從市場上分析產品存在的問題,針對市場需求進行設計。在產品設計階段,要從可持續發展這個角度出發,保護資源,杜絕浪費。
參考文獻
[1]翟光林.試論中日工業設計之差距[J].佳木斯工學院學報,1991,9(03).
[2]陸平.工業設計與經濟的關系[J].蘇州大學學報,2005,25(05).
[3]胡國堂.工業設計與中國經濟發展[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09).
[4]雷芳.日本經濟強國興起中的工業設計角色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7.
[5]雷險鋒.產品設計經濟研究[J].廣西機械,2001(03).
作者:王偉玲 饒飛云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推薦閱讀:《湖北造紙》本刊刊載的主要內容為:學術論文、科研報告、工作總結、技術革新、成果推廣、產品開發、污染治理、企業管理、經驗交流、各地動態、行業規則、人才培養、黨和政府領導同志對發展造紙工業的指示,優秀科技工作者的先進事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