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機電液一體化的實現,KZP系列盤式可控制動裝置也被人們運用在礦山機電控制中,其主要是由三部分組成:液壓站、制動裝置和電控系統。其中,制動裝置通過閘瓦與制動盤摩擦產生制動力矩,再借助于液壓站的調節作用改變制動力。通常情況下,設備正常工作時正壓力為0,系統的油壓達到最大值,制動閘處于松閘狀態,閘瓦與制動盤之間有1.3mm左右的間隔;設備在進行制動時,首先分析工況,電液控制系統自動發出控制的指令,設備自動減小油壓實現制動控制。理論上,當環境溫度為40℃時,盤式可控制動裝置的制動頻率為10次/小時,且盤面溫度<150℃。液壓控制系統實現了雙回路完全對稱結構,能夠對下運帶式膠帶輸送機及時進行軟制動。KZP系列盤式可控制動裝置利用電動機的輸出軸以及輸送機上的速度傳感器來密切控制運膠帶工作時的各項監控數據,然后由可編程控制器進行數據檢測顯示。通常情況下,當所測數據大于正常運行設定值時,可編程控制器能夠自動減小供電電流,進而控制制動系統的油壓,實現膠帶減速;當所測數據小于正常運行設定值時,可編程控制器能夠自動增大供電電流,進而打開閘瓦,利用動態可控運行機制,保證膠帶輸送機一直處在正常運轉狀態下。
關鍵詞:自動化控制,PLC技術,礦山生產,工業論文發表
目前PLC作為自動化控制領域中的重要控制設備,其早已滲透到我國煤礦機電設備的控制系統之中,并在煤礦機電的控制系統中得以廣泛應用。可以說,PLC技術的應用,不僅進一步提高了礦山機電的自動化控制水平,同時也極大的促進了礦山經濟的發展,提高了現代化生產管理水平。所以,加強對PLC技術在礦山機電控制中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廣大煤礦機電工作人員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1 PLC技術的含義
我國對PLC技術的定義有很多種,與礦山領域相關的描述是,在工業環境中使用的,能夠操作數字運算系統并且能夠編程的控制器。可編程的存儲器是其采用的主要形式,其存儲指令包括,算術、技術、計時和排序控制以及邏輯控制等等,將指令進行多種方式的輸入和輸出來對各種應用設備進行控制。方便與增加功能和利于工業控制體系構成的系統原則,是這種控制器和其相關設備設計的建立基礎。PLC技術的系統組合十分靈活。并具有很多優點,如很強的抗干擾性、柔韌性、可靠性、能夠在線更改、方便等等。PLC在礦山機電控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并逐漸無可替代。繼電器控制設備是我國礦山領域以前應用的設備,硬件的接線是其采用的主要形式,并有觸電的并聯或串聯進行繼電器的控制,因為接點較多,連線較復雜。這種設備一般占地面積較大,并且擁有很大的能耗量,而且一旦形成系統,就很難改變其設定的功能和特性。并且在運用中,這種繼電器的可靠性不強,觸點很容易出現變動,限制設備的伸縮性和靈便性。這些觸點的變動,還會在每次開關時,產生磨損,而造成設備的提前老化。因此,與PLC技術相對于傳統的繼電器而言,表明了我國礦山機電控制設備應用的極大進步。
2 PLC 技術在礦山生產中的應用
2.1 PIC對礦山老式提升機進行改造
通過PIC對礦山老式提升機進行改造對提升機直流主電機和機械部分進行保留的前提下,使用可編程的控制器和大功率的晶閘管的變流器來對老式提升機原有繼電器的控制進行改造在目前是改造礦山機械的可行之路。具體實施步驟為:
1)為給安裝新操作臺創造有利條件,首先將原有的操作臺整體搬移,在改造提升機階段里,仍舊以舊系統來運行,在搬移到一旁原有操作臺上進行臨時操作。
2)為給新老系統的轉換提供便利,要在電樞的回路上置入新老系統的轉換刀閘。在提升機的制動系統其潤滑油泵的控制上對于新老系統的轉換使用多路航空式插頭。調試新系統期間舊系統可共存,留作備用。在有必要情況啊還可以永久保存。
3)安裝途中要對質量進行嚴格控制,相關人員要通過培訓后才可進行安裝操作,安裝人員要選取有著熟練技術并在將來要參與維護操作的人員,從而通過人員的全程參與對完成調試后轉到正常運行與維護創建有利條件。
4)為盡可能減少調試新系統的時間,對各機械潤滑其制動系統狀態、行程、井簡開關位置等有要實行電控檢測,安裝完畢傳感器后再機械在線的送電測試,各個測量的參數都要校準,從而提升和確保系統與實際相一致。提升就系統時對于每部分持續運行過程要在計算機里逐步檢驗,從而確保系統提升可以一次性且無誤的實現其切換。
5)裝卸系統完成后在采用舊系統提升的前提下,還需由新系統里的客車廠的控制器對提升機器其裝卸載站進行系統的控制。通過新舊系統聯合控制模式,可一次性推動裝卸載和提升信號的系統控制投入成功,降低新系統全方位調試的工作量。
2.2 實現井下風門的自動啟閉
在礦山的生產中,井下的風門的啟閉往往是通過人工完成。但是井下風門的負壓比較大,進行的風門啟閉的操作力也比較大。使用人工進行操作,實現風門的啟閉十分的不便,若操作不當還會引起風門的損壞。利用PLC技術我們可以通過紅外傳感設備對進出的車輛進行動態的檢測,進而通過可編程控制器實現對井下風門啟閉的自動化控制。實現風門的自動化啟閉可以有效的保證車輛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還降低了礦山運行的成本。在進行順序控制的設計時,我們一定要注意先開窗后開門。其設計的原理是風門的兩面具有一定的壓強差,而且井下風門的面積非常大,風門的開啟的壓強一般為30-50KG。為了風門啟閉的安全性進而可靠性,一般在風門上設置一個比較小的窗口來平衡風門兩邊的壓強。當兩邊的壓強平衡后能夠減小風門啟閉的操作力。利用PLC進行的控制,首先通過紅外線紅外線傳感設備對車輛的進出進行檢測,當風門需要開啟時將控制信號傳送到二位五通雙控電磁閥,電磁閥接受到控制信號后將會想系統進行供氣。接著活塞將帶動行走向外運動,這時風門上的小窗在活塞的帶動下開啟,當風門達到預設位置時將不會繼續運動,隨后風門將會開啟。風門閉合是通過活塞的反向運動先關閉小窗,隨后進行風門的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