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鋼鐵產業發展迅速。一方面,中國的鋼鐵產品品種和產量不斷增加,中國的粗鋼產量已經連續十多年來蟬聯世界第一;另一方面,生產的工藝技術水平也明顯提高,基本實現現代化和大型化。但隨著中國的鋼鐵企業數目增加,產業內競爭也隨之加劇、產能過剩壓力加大、企業競爭上升到白熱化階段。在此現實背景下,研究鋼鐵企業競爭力具有更大的意義。
一、鋼鐵企業價值鏈分析
1.價值鏈理論內容。著名戰略學家邁克爾·波特提出的“價值鏈”認為:企業的任務是創造價值,從戰略重要性的角度可以將企業的各項活動分解為內部后勤、外部后勤、生產操作、市場營銷、服務五項基礎性活動,以及企業的制度基礎、人力資源、技術開發、經營采購四項支持性活動。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的活動,共同構成了一個創造價值的動態過程,即價值鏈。它們創造的總價值與各項活動所耗費的總成本之差,即是利潤。價值鏈理論認為,一個企業的競爭力是由整個價值鏈的綜合競爭力決定的。
2.鋼鐵企業價值鏈分析。價值鏈上的各個活動是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價值鏈上的任何一個活動不正常進行,都會影響到企業生產運營的正常進行。作為鋼鐵企業,價值鏈活動中的生產操作活動是最重要的一環,采購活動需要以企業生產計劃的制訂為前提;制度基礎、內部后勤和外部后勤是鋼鐵企業其他一切活動的基礎條件;市場營銷是鋼鐵企業產品推向市場的關鍵因素;人力資源活動會影響鋼鐵企業其他活動的實施效率;技術研究與開發則是鋼鐵企業擁有持續競爭力的前提條件。
二、構建鋼鐵企業價值鏈模型
鋼鐵企業價值鏈中的各項價值活動,通過直接因素或間接因素,形成了企業間競爭力的差異。鋼鐵企業現實競爭力產生于價值鏈的基礎活動過程,持續競爭力產生于輔助活動之中。采購、內部后勤、生產操作對應成本控制因素,內部后勤、生產操作、外部后勤對應生產能力因素,市場營銷對應營銷能力因素;制度基礎對應制度基礎因素、資源維護對應資源儲備因素,技術開發對應技術水平因素。在煉鐵、煉鋼的整個過程中,需要消耗鐵礦石、煤炭等原材料,這些資源有限、分布不均衡而且大多開采困難,所以,鋼鐵企業的自然資源依賴性很強,同時,這些主要的原材料采購成本虛高、運輸成本高。所以,應將采購納入到基礎活動中。根據鋼鐵企業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鋼鐵企業在原材料采購、固定資產采購和銷售等環節具有特殊性,這些價值活動直接決定企業產銷活動是否能正常完成。故把以上活動納入鋼鐵企業的輔助活動中。另一方面,雖然鋼鐵是建筑、機械等眾多行業的生產原料,在產業鏈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但是服務本身對于鋼鐵企業來說并不是核心活動,但會影響產品的銷售量,所以整合到到市場營銷活動中。
結合鋼鐵企業價值鏈的上述特點,筆者對波特提出的價值鏈模型進行了修改,構建了鋼鐵企業價值鏈模型。
三、鋼鐵企業基本價值鏈模型分析
鋼鐵企業因為其特殊性,價值鏈與波特提出的基本價值鏈模型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主要表現在:(1)鋼鐵企業價值鏈主要包括采購、內部后勤、生產操作、外部后勤、市場營銷五大基礎活動和制度基礎、資源、技術開發、人力資源四大輔助活動統統構成鋼鐵企業價值鏈。價值鏈上各活動相互制約、互相關聯。(2)鋼鐵企業價值鏈中制度基礎中增加了公司產權、法人治理等體制和制度 方面的內容。這是因為中國鋼鐵企業的公司性質屬于國有制、股份制、中 外合資、合作、外資等多種所有制形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時,由于鋼鐵企業所處的地理位置及企業性質,這就要求其需要處理好與客戶、政府之間的關系。這些資源將有助于鋼鐵企業的發展。(3)在鋼鐵企業價值鏈模型中采購活動成為基本活動,而不像在波特的價值鏈模型中是作為輔助活動的,這是由于鋼鐵企業對原材料的依賴性較高,采購活動順利完成是保證其他基本活動順利進行的條件。例如,在鋼鐵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原材料采購環節非常重要,礦石和燃料成本占生產成本的50%以上,成為影響鋼鐵生產成本的關鍵因素之一。
四、小結
本文在對波特價值鏈的模型分析的基礎上,結合鋼鐵企業自身的特點,提出了基于價值鏈優勢環節整合的中國鋼鐵企業價值鏈模型,并比較了二者之間的異同,由于受到所有制形式及鋼鐵企業本身的一些特殊性的影響,使得價值鏈中的基礎活動和輔助活動有一些的改變。而鋼鐵企業想要提升其競爭力則要重視鋼鐵企業價值鏈模型中的基本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