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
![]() |
期刊名稱: | 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 | |
國內統一刊號: | 61-1423/P | |
國際標準刊號: | 1672-6561 | |
期刊周期: | 季刊 | |
主管單位: | 教育部 | |
主辦單位: | 長安大學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
《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本刊重點反映國內外地學前緣及交叉學科的高水平科技成果,突出西部重大地質科技問題的研究特色,將我國尤其是西部地區最新與高水平地學成果推向國內外地學界。 《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報道內容主要包括:基礎地質、礦床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含生態地質和災害地質)、資源勘查、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系統等及地學領域的邊緣學科,重點反映“西部大開發”中資源勘查、生態地質環境保護和基礎設施工程地質等重大地質科技問題。主要欄目:基礎地質、礦床地質、水文地質、地質工程、環境地質(含生態地質和災害地質)、資源勘查、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系統。
投稿須知:
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雜志欄目設置
基礎地質、礦床地質、水文地質、地質工程、環境地質(含生態地質和災害地質)、資源勘查、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系統
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雜志社介紹
1、來稿應是地球科學基礎理論或應用研究的創新性成果,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可讀性強。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及郵政編碼、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及第一作者簡介。請在文稿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基金項目資助、項目號,并提供聯系電話和E-mail地址。
2、摘要應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直截了當地闡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具有獨立性與自明性。在編寫摘要時應當首先闡述研究的問題是什么?即為什么要做這個研究?有了清楚的定義以后,再描述研究的方法、實驗手段和材料。結果是什么?得到了什么結論?摘要要把這些問題、信息和結論準確、清晰、緊湊地表達出來,要量化。
3、引言應提供充足的研究背景,尤其是近2~3年的研究成果,需引用參考文獻,使讀者不需要參考以往的刊物就能明白或推斷文章的結論。
4、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文稿中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字符的位置高低應區別明顯,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號請在第一次出現時注明。
5、圖表應有自明性,圖表名應附相應的英文名。附圖力求簡明清晰,墨色要黑,線條要勻。圖中文字、符號、縱橫坐標必須寫清,并與正文一致。凡涉及國界線的圖件必須繪制在地圖出版社公開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圖上。照片要求圖像清晰,層次分明。附表中測試數據要注明測試者、測試手段、測試條件、測試精度及誤差范圍。
6、討論與結論部分應該由觀測和實驗結果引申得出,切忌簡單地再羅列一遍實驗結果。討論得出的結論與觀點應明確,實事求是。
7、參考文獻應注意引用近兩年國內外及本刊的最新文獻,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未公開發表的資料或協作成果,應征得有關方面同意,以腳注方式注明。本刊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輝巖巖石學研究進展王曉賽;杜瑾雪;王根厚 (620)
南秦嶺老城花崗巖成因:鋯石U-Pb年齡和Sr-Nd同位素的制約方博文;張賀;葉日勝;王巖;陳福坤 (633)
超深層致密砂巖儲層構造裂縫定量表征與分布預測——以塔里木盆地庫車坳陷克深5氣藏為例王珂;張惠良;張榮虎;王俊鵬;孫雄偉;楊學君 (652)
鄂爾多斯盆地姬塬油田東部長82油層組儲層酸敏特征及主控因素茆書巍;焦滔;熊濤;秦智;高銀山;鮑志東;鄭錫;李軍建;宋健 (669)
柴北緣冷湖構造帶與馬北油田原油地球化學特征對比王志峰;包建平 (683)
水資源與環境
青藏高原大氣和雪冰黑碳的空間分布特征唐祥祥;王茉;徐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