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工程學報:英文版
![]() |
期刊名稱: | 仿生工程學報:英文版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 | |
國內統一刊號: | 22-1355/TB | |
國際標準刊號: | 1672-6529 | |
期刊周期: | 季刊 | |
主管單位: | 教育部 | |
主辦單位: | 吉林大學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仿生工程學報:英文版》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
《 仿生工程學報》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 ,吉林大學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國內由著名的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國際由最負盛名的Elsevier出版公司出版發行的以工程仿生學科為特色的國際性英文學術期刊,是國際仿生工程領域唯一的學術類英文專業期刊。2006年JBE被EI收錄,2007年被SCI收錄。2013年、2016年《仿生工程學報》連續兩次獲“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支持。
辦報宗旨
該刊辦刊宗旨是報道國內外工程仿生學科重要的、優秀的、創新性的研究成果。為該領域及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發表新信息的園地和交流學術思想的論壇。為促進工程仿生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加速這一新興、交叉、邊緣學科實現跨越式、突破性的發展服務。主要報道涉及仿生科學與工程所有方面的原始論文和綜述。包括動植物仿生工程方面的基礎研究(動物的運動和行為,植物和天然材料的結構、成分、形態和物理特性)以及這些基礎研究在工程、技術和設計方面的應用。 本刊現已被國際檢索系統SCI、EI、AJ、CSA收錄。[3]
編委會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編委會由中國、英國、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比利時、奧地利、荷蘭、羅馬尼亞、巴西、印度、泰國等國的仿生學專家組成。主編為國際著名仿生學者任露泉教授。副主編由英國巴斯(Bath)大學仿生技術中心主任、國際著名仿生學家Julian F.V. Vincent教授和吉林大學佟金教授擔任。
報刊特色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以國際化的編委陣容、高素質的編輯隊伍、高檔次的排版印刷質量、一流的辦刊條件起步,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突出仿生學科特色,廣泛挖掘仿生工程界優秀的、創新性研究成果。本刊所有來均嚴格遵循同行評審,堅持高學術標準。稿件的編輯加工均堅持執行國際慣例,保證英語水平,凡非母語英語作者的論文一律送母語為英語的編委評審和潤色?!禞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現為季刊,每季度末出版,并在同步發行電子版。
2009年IF=0.973[1] ;2010年IF=1.032[4] ;2011年IF=1.023[5] ;2012年IF=1.144[6] ;2013年IF=1.333[7] ;2014年IF=1.632[7] 。
欄目設置
主要報道涉及仿生科學與工程所有方面的原始論文和綜述,包括動植物仿生工程方面的基礎研究,以及這些基礎研究在工程技術和設計方面的應用。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Design and Myoelectric Control of an Anthropomorphic Prosthetic HandNianfeng Wang;Kunyi Lao;Xianmi (47)
Effe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Wing-Wing Interactions in Flapping MAVsWee Beng Tay (60)
Aerodynamics of Ascending Flight in Fruit FliesXueguang Meng;Yanpeng Liu;Mao (75)
Flow Confinement Effects on the Wake Structure behind a Pitching Airfoil: A Numerical Study Using an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Ali Akbar Hosseinjani;Ali Ashr (88)
Power Extraction Performance of a Semi-activated Flapping Foil in Gusty FlowJiapu Zhan;Bing Xu;Jie Wu;Jing (99)
Functional Morphology and Be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neybee ForewingYun Ma;Huilan Ren;Jianguo Ning (111)
Bio-inspired Polyimine Copolymers: Facial Integration with High Content Variability and Extremal Transition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Si Zhang;Yanting Lv;Long Zhen (119)
Bio-inspired Graphene-enhanced Thermally Conductive Elastic Silicone Rubber as Drag Reduction MaterialLimei Tian;E Jin;Haoran Mei;Qi
推薦閱讀:從薄殼結構看建筑結構仿生
1960年在DAYTON市(美國俄亥俄州)的研討會上提出:生物的原型是打開新技術奧秘的鑰匙,從而首次確立了仿生學的法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