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制造技術
![]() |
期刊名稱: | 航空制造技術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 | |
國內統一刊號: | 11-4387/V | |
國際標準刊號: | 1671-833X | |
期刊周期: | 半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 |
主辦單位: |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航空制造技術》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
《航空制造技術》(半月刊)創刊于1958年,由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主辦。本刊以先進性、實用性見長。在航空、航天、軍工領域及機床、模具、汽車、船舶等領域享有較高聲譽。是富有影響力的刊物。主要欄目:專稿、綜述、科技成果、學術論文、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技術改造技術革新、生產組織與管理、簡訊與工藝動態、裝備市場指南等。
《航空制造技術》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用刊、中文核心期刊,曾獲航空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八五”優秀國防科技期刊。本刊全面組織推動制造業科研、生產、銷售信息的交流,竭誠為國內外廠商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航空制造技術》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用刊。
航空制造技術雜志欄目設置
信息與動態、專稿、學術論文 、封面文章、論壇、人物、新視點、新觀察、產品聚焦
航空制造技術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知網收錄(中)
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
中科雙百期刊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百種重點期刊
航空制造技術雜志社簡介
1.《航空制造技術》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航空制造技術》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航空制造技術》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難加工材料加工技術谷雨;良辰 (30)
基于碳納米紙的CFRP制孔質量控制王共冬;李南;種強;周麗 (32)
電子束增材制造γ-TiAl顯微組織調控與拉伸性能研究陳瑋;楊洋;劉亮亮;陳哲源;劉冬 (37)
GH4169車削過程的熱力耦合作用及殘余應力場研究姚倡鋒;陳廣超;劉超;吳寧寧;黎先才 (42)
顆粒增強鈦基復材緩進深切磨削加工研究李征;丁文鋒;徐九華;申龍 (48)
基于加工表面完整性的TB6精銑參數優選官椿明;李勛;羅揚;牛永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