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與機械
![]() |
期刊名稱: | 食品與機械 |
期刊級別: | 省級 | |
國內統一刊號: | 43-1183/TS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3-5788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湖南省教育廳 | |
主辦單位: | 長沙理工大學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食品與機械》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
《食品與機械》雜志是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會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旨在指導行業發展,促進科技進步,指引投資方向,引導產品開發,設有權威論壇、科研開發、市場分析、提取與活性、安全與檢測、生產應用、機械與設計、包裝與設計、個案分析、專論與綜述等欄目[1] 。
主要欄目
發展論壇
專論與綜述
市場分析
科研開發
生產應用
食品機械
食品添加劑
國外科技
• 期刊欄目:
• 數據庫收錄情況:
• 辦刊宗旨:
• 影響因子:
投稿須知
要求
(1)論文請勿超過7000字,來稿文責自負,要求有新發現、新數據或新思想。應重點突出、數據可靠。所有文章必須包括作者中文姓名及漢語拼音,標題、單位名稱、摘要及關鍵詞,圖注,表注都要附英文。請用電子郵件投稿,注明“投稿”字樣(因垃圾郵件過多,易誤刪),并在文后注明“供《食品與機械》雜志專用,未另投其他刊物”。本刊收到電子稿后,馬上回復確認,3天內未收到確認回函的,請重新發一次,或來電查詢。本刊有權對來稿進行文字性修改、刪節,修改編輯后的稿件我刊會及時發給作者審核確認。作者若不允許,請在來稿時聲明。
格式
(2)摘要以提供論文內容梗概為目的,無需評論和補充解釋,需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章的主題(含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個要素),摘要應以第三人稱來寫。
(3)前言部分要簡潔,對新方法要交代簡要的他人以往的研究成果,指出本研究方法的創新思路和與他人研究的不同點。
(4)凡獲省部級以上基金資助項目的論文,請加注資助項目編號,并附單位證明。論文發表后獲獎情況,請及時反饋,并提供獲獎證書復印件。
(5)文章題目最多15個字,摘要200字左右,關鍵詞3~6個。
(6)文中的插圖應能在Word文件中打開并能修改。EXCEL圖要帶數據源。圖中所用文字一律用6號字。中文用宋體 ,英文、數字用Times New Roman。照片圖(如電泳色譜圖)須提供清晰照片。并在圖下端標注簡短確切的中、英文圖題。
(7)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并在表上端標注簡短確切的中、英文表題、表注及表項。
(8)論文小標題序號如下: 第一級 1;2;3;…… 第二級 1.1;1.2;1.3…… 第三級 1.1.1;1.1.2;1.1.3…… 所引資料請列出參考文獻,并在正文內引用處用上標的形式標出,原則上要求6篇以上,并請按以下格式著錄: 連續出版物(期刊)[J]:[序號]作者.文題[J] .刊名(外文刊名可縮寫,縮寫后的首個字母要大寫),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例:高群雨,劉欣.淀粉的性質[J].無錫輕工業大學學報,2001,3(5):449~452. 專利[P]:[序號]專利申請人.題目[P].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例:許奮山.果蔬脫皮劑的研制[P].中國專利:2473 757,2002-01-23. 專著書(書)[M]:[序號]作者.書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例:張燕萍.變性淀粉制造與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289~290. 會議論文集,論文匯編[C]:[序號]著者.題(篇)名[A].整本文獻的編者姓名.論文集名[C]會議名,會址,會議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次. 例:張紀元.我國電池工業在世界上的地位[A].第三屆電池行業科技成果論文發表會[C].連云港:1992,10. 學位論文:[序號]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例:范佳.真空超濾技術[D].杭州:浙江大學,1998. 國際、國家標準,行業規范著錄格式:[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1]MIL-E-5007 D,航空渦輪噴氣和渦輪風扇發動機通用規范[S].美國空軍:1973. 網上摘錄:[序號]主要責任作者.題名:題名[文獻類型標志/文獻載體標志].連續出版物名,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例:[1]張梁,石孔泉,石貴陽.大風沙過后的思考[N/0L].北京青年報,2007-01-22(12)[2007-02-08]
(9)來稿請注明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職稱,學位,工作單位,主要職務,研究方向以及聯系人的E-mail、電話、傳真,以便于聯系。 請不熟悉本刊要求的作者盡可能參考最新一期《食品與機械》。稿件發表后,將贈送當期樣刊。
(10)論文作者署名不宜過多(不超過4個),應是參與具體工作,能對研究結果負責者。雖對論文有貢獻,但不具備作者條件者可在文后致謝。作者姓名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此后不應再做更動,確需更動時必須出示單位證明,一經編排不再受理更動。
(11)本刊為《中國學術期刊網(光盤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科技精品期刊庫、維普期刊全文數據庫、臺灣華藝CEPS中文電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歡迎檢索、引用本刊文獻。
(12)請作者自留底稿,本刊僅以電子郵件形式通知稿件處理結果。
(13)本刊對擬刊用的稿件,以自收到稿件起3個月為通知期限,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均視為同意此項約定,作者在這一期限內可來電或發E-mail查詢稿件送審情況。 《食品與機械雜志社》
改性方法對核桃濃縮蛋白凝膠性的影響胡雪嬌;陳永浩;張春紅;郝艷賓;齊建勛;董寧光 (17)
余甘子抑制口臭活性物質的分離純化與結構鑒定姜元欣;劉伯科;劉小玲 (22)
高效液相色譜法分析武夷巖茶中的生物堿含量劉志彬;張是寧;張雯;倪莉 (27)
抗老化劑抑制發芽糙米粉老化的研究吳曉娟;從競遠;吳躍;吳偉 (30)
加工條件對辣木籽肽抗氧化活性的影響劉華勇;趙強忠;馬彩霞;林戀竹;廖超林;陳國慧;古堅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