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燃機工程
![]() |
期刊名稱: | 內燃機工程 |
期刊級別: | 核心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31-1255/TK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0-0925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國科協 | |
主辦單位: | 上海內燃機研究所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 期刊信息:《內燃機工程》(雙月刊)1979年創刊,為專業技術性刊物。刊登各種用途內燃機的科研與技術應用成果,報道重要學術會議消息與動態。內容涉及整機、零部件、附件與系統、工作過程、增壓技術、冷卻傳熱、測試技術等方面。讀者對象為本專業中級以上科技人員和大專院校師生。《內燃機工程》主管單位:中國科協,主辦單位:上海內燃機研究所,國內統一刊號:31-1255/TK,國際標準刊號:1000-0925
• 期刊欄目:綜合評述、整機研制、零部件、燃料供給與調節、冷卻潤滑與濾清、增壓技術、噪聲振動、設計與計算、材料與工藝、測試技術、燃料、節能與凈化、工作過程等。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化學文摘(網絡版)、文摘與引文數據庫、工程索引Compendex數據庫(核心)、劍橋科學文摘社ProQeust數據庫收錄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738;總被引頻次:864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1.137;綜合影響因子:0.674
•2016 年01期《內燃機工程》雜志發表論文:
EGR對燃用煤制油增壓柴油機燃燒與排放的影響 ……………………………………莊健;白金龍;胡振;喬信起;
復合EGR對增壓柴油機性能和排放影響的試驗研究 …………………………………付朋飛;堯命發;鄭尊清;毛斌;閆博文;李永志;
NTPI再生板翅式EGR冷卻器的試驗研究!………………………………… 陳亞運;蔡憶昔;施蘊曦;丁道偉;李小華;
熱EGR氫內燃機的動力性和排放………………………………… 段俊法;劉福水;孫柏剛;
基于多級閉環的電控EGR控制策略的研究 …………………………………韋雄;冒曉建;祝軻卿;蔣祖華;王俊席;馮靜;
柴油機Urea-SCR系統帶導流裝置擴張管及催化器內部特性分析 …………………………………王謙;李碩;徐航;王靜;張鐸;
新型后處理器SCRF催化去除柴油機PM和NO_x的模擬計算與分析………………………………… 陳朝輝;張韋;陳貴升;沈穎剛;李志軍;
載體結構對柴油機微粒捕集器再生的影響研究 …………………………………施蘊曦;蔡憶昔;陳亞運;李小華;丁道偉;
進氣參數對LNG發動機燃燒及排放特性的影響 …………………………………楊興林;張靜;周望存;任鵬舉;
范例:復合EGR對增壓柴油機性能和排放影響的試驗研究
【摘要】:在一臺兩級增壓高壓共軌柴油機上,在B25和B50工況進行了高壓、低壓及復合EGR三種EGR方式的試驗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在試驗研究工況,低壓EGR能夠保持充足進氣量,實現較高EGR率,獲得低NOx排放,并在較大EGR率范圍保持低碳煙比排放,但是其泵氣損失較高,燃油經濟性較差。高壓EGR在一定EGR率范圍內可以有效降低泵氣損失,但其對增壓器工作能力影響較大,EGR引入能力受到限制;采用進氣節流的方法,可以提升其EGR引入能力,但是會造成比油耗明顯上升,同時碳煙比排放迅速增大。對高、低壓EGR比例進行優化后的復合EGR方式能夠有效降低泵氣損失,在寬廣EGR范圍內保持良好的燃油經濟性。同時,由于復合EGR一方面增強了EGR引入能力,同時具有較高的進氣量,在B25工況復合EGR的EGR率在47%時,此時其NOx比排放為0.67g/(kW·h),碳煙比排放為0.016g/(kW·h);B50工況復合EGR率為33%時,NOx比排放為1.27g/(kW·h),碳煙比排放為0.080g/(kW·h)。復合EGR在較大EGR率下可以同時實現低NOx和碳煙比排放。
【關鍵詞】: 內燃機 柴油機 兩級增壓 廢氣再循環 燃燒 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