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研究與開發
![]() |
期刊名稱: | 礦業研究與開發 |
期刊級別: | 核心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43-1215/TD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5-2763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長江礦山研究院 | |
主辦單位: |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長沙礦山研究院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礦業研究與開發》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礦業研究與開發》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礦業研究與開發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礦業研究與開發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礦業研究與開發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礦業研究與開發》曾用刊名:長沙礦山研究院季刊出版地:湖南省長沙市主管單位:長江礦山研究院主辦單位: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長沙礦山研究院主編:周愛民出刊周期:雙月刊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1981年郵發代號:42-176國際標準刊號:1005-2763國內統一刊號:43-1215/TD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586知網綜合影響因子:0.492萬方影響因子:0.584萬方總被引頻次:971
• 期刊欄目:采礦工程、選礦技術與藥劑、機電與自動化、爆破技術與器材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知網收錄、維普期刊網收錄、萬方數據庫收錄
CA化學文摘、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劍橋科學文摘社ProQeust數據庫收錄
• 讀者對象:礦山企業、科研設計、高等院校、礦業經營管理等部門的工程技術人員、管理干部和師生。
• 辦刊宗旨:礦業研究與開發》(雙月刊)創刊于1981年,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和長沙礦山研究院主辦。主要刊載采礦、地壓選礦、爆破、礦山機電與自動化、礦山計算機應用、礦山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特殊采礦及經營管理等方向的內容。主要面向礦山企業、科研設計、高等院校、礦業經營管理等部門的工程技術人員、管理干部和師生。
《礦業研究與開發》本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584;總被引頻次:971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586;綜合影響因子:0.492
• 《礦業研究與開發》優秀論文投稿查詢:
基于塌陷空區治理的采礦方法選擇與實踐……………………………………吉學文 解聯庫 潘懿
挑水河磷礦條帶充填開采參數研究…………………………………池秀文 肖飛 何治良 翟振
太平山鐵礦全尾砂充填系統的設計研究…………………………………郭明明
海口磷礦內部排土研究與實踐…………………………………何冬梅
深井煤礦長距離輸送沿空留巷充填技術探討…………………………………王謙源 谷彥霖 王耀 王海龍
利用釩鈦渣開發礦山充填膠凝材料試驗研究…………………………………薛改利 楊志強 高謙
露天礦鄰近邊坡爆破減震溝減震效應分析…………………………………張云鵬 武旭
兩座70m高冷卻塔爆破拆除技術的分析…………………………………張曉嵐 張世平
某銅鉛鋅伴生金銀多金屬礦工藝礦物學研究…………………………………嚴華山 尹艷芬 艾光華
玉龍銅礦V號礦體氧化礦的浮選試驗研究…………………………………陳飛 江維 陳正奎 李文娟 蔡镠璐 宋永勝
極貧氰化尾渣綜合回收鉛銅試驗研究…………………………………余建文 高鵬 陳波
從難處理含金硫精礦中提取金的試驗研究…………………………………彭志成 丁德馨 胡南 李峰 陳偉
論文范文下載:挑水河磷礦條帶充填開采參數研究
我國磷礦資源豐富,占世界第二位,但已探明工業儲量的70%以上是緩傾斜中厚難采礦床,受限于采礦方法,磷礦資源產量不足,尚需進口。緩傾斜中厚層磷礦地下開采由于其賦存特殊性,給鑿巖、礦巖搬運和頂板安全管理等方面帶來了很多問題,近年來,眾多學者和專家對其開采方法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1-2]。目前,多數礦山采用房柱法和空場嗣后充填法,針對礦山屬于緩傾斜中厚層深部磷礦且充填材料不足的情況,尚沒有一種高效安全的方法,為此作者借鑒煤礦開采使用的條帶充填法,研究其在挑水河磷礦的應用可行性及參數選取。1開采技術條件挑水河磷礦礦體呈層狀、似層狀產出,傾角4°~8°,分布較為連續,主礦層(Ph2)厚度為1.60~14.72 m,北西走向長度為3000~5070 m,北東傾向寬度2470~3400 m,屬緩傾斜薄至中厚礦體。直接頂板為層狀夾薄層狀泥質白云巖和云質泥巖,其中軟弱或相對軟弱結構面發育,該層屬穩定性較差的圍巖,在直接頂板以上的巖層中還有一層比直接頂板強度稍弱的巖層,而開采深度較深,可達約500m,而且礦體上盤不允許崩落,所以只能選擇充填采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