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電力
![]() |
期刊名稱: | 青海電力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63-1041/TM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6-8198 | |
期刊周期: | 季刊 | |
主管單位: | 青海省電力公司 | |
主辦單位: | 青海省電機工程學會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青海電力》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青海電力》主管單位:青海省電力公司主辦單位:青海省電機工程學會;青海電力試驗研究所出版地:青海省西寧市出刊周期:季刊主編:張海寧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1982年國際標準刊號:1006-8198國內統一刊號:63-1041/TM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124知網綜合影響因子:0.085萬方影響因子:0.189萬方總被引頻次:199
• 期刊欄目:分析探討、技術改進、事故分析、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綜合管理
• 數據庫收錄情況:《青海電力》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青海電力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青海電力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青海電力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 辦刊宗旨:《青海電力》本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 2014年 03期《青海電力》論文發表:
簡訊
青海電力公司2013年度管理創新成果“出爐”……………………………………14
分析探討
青海電網輸電線路單雙回路應用原則的探討………………………董鐵柱;李海鵬;譚青海;王紅宣;蘆尚君;俞廣文;宋玉輝1-4
基于全壽命管理的檢修策略優化和檢修計劃排序………………………李世民;馬麗山;廖鵬5-7+10
試驗研究
碳纖維接地網防腐材料研究………………………王志惠;鄧大勇;何喜梅;陳文強;劉高飛;李生平27-30+58
青海電網雷電定位系統性能比對分析………………………周瑜;馬奇;楊小庫;馬麗山;劉金山;沈寧;王德軍;鄭勇;何艷嬌;張仲秋31-34
電網調度操作票系統的開發與應用………………………丁明靜;齊花;韓青秀;馬國雷35-38
技術應用
油中溶解氣體在線監測裝置在一起故障監測中的應用………………………鄭勇;路自強;馮超;周瑜;李玉海;馬麗山;馬奇;馬志青42-44
機組熱力性能試驗在火電廠挖掘節能潛力中的應用………………………宋孟寧;溫社教45-47
事故分析
某電站3號主變壓器故障診斷分析及處理………………………范青川48-50
技術改進
青海省火電廠脫硝和除塵器改造技術分析………………………黃海川;羅峻55-58
電力信息化
2.5G相交光纖環網在地區電力通信網中的應用………………………唐玉萍62-64
綜合管理
750kV青新聯網工程現場技術監督分析及改進建議………………………路自強;鄭勇;楊小庫;曲全磊;趙世昌;石徑;施勇65-68
電力論文發表:關于供電企業中電能計量技術重要性的探討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電的使用量在人們生活中以及社會生產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且在最近的幾年中,國家電力部門在電網建設方面的投入也在逐漸增加。本文首先指出了當前電能計量技術所存在的問題,然后對電能技術的重要性進行了一系列探討。
關鍵詞:供電企業,電能技術,重要性
在電力企業中電能技術一項十分重要的技術,其在電力企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這就決定了提高其技術含金量也是當前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供電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是電能計量,只有進行新型計量技術的探索并推理出科學的改進方法,才能幫助企業從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一.電能計量技術的現狀及問題所在
電力市場的改革正在不斷的深入,且伴隨著城市農村配網改造工程的啟動以及需求側管理的進一步加強,外加國網智能電表使用范圍的擴大,于是計量裝置在企業中的應用已不再是單純地通過公正、準確的電量計量以維護供電企業以及用戶的合法權益,在電量管理的應用技術與分析方面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要求。電是一種產、供,還有銷即時發生的特殊產品,當前主要是通過人工抄錄電表數據來獲取電量計量數據,然而隨著用戶用電負荷的急劇增加,原先的調峰手段已漸漸地無法適應現代管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