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處理機
![]() |
期刊名稱: | 微處理機 |
期刊級別: | 核心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21-1216/TP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2-2279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工業和信息化部 | |
主辦單位: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七研究所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微處理機》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微處理機》Microprocessors(雙月刊)1979年創刊,是一本集學術性、技術性、實用性和情報性于一體的全國性技術刊物。主要刊載國內外最新的各種微處理器、微控制器、微機外圍電路和專用集成電路的發展動態、設計、測試、新工藝、開發與應用,以及微機系統與微機軟件的開發等方面的科技論文。本刊將優先發表各種基金資助項目的研究成果。《微處理機》主管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單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七研究所,國內統一刊號:21-1216/TP,國際標準刊號:1002-2279
• 期刊欄目:綜述與評論、在規模集成電路設計、制造與應用、微機網絡、微機軟件、微機應用、經驗介紹。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 辦刊宗旨:《微處理機》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294;總被引頻次:381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427;綜合影響因子:0.215
•《微處理機》雜志近期論文投稿目錄:
FD-SOI的優點及在中國發展的機遇………………………………劉忠立 趙凱
雙極IC接觸電阻改善研究………………………………趙鋁虎 闞志國
一種汽車發電機多功能電子調節器芯片設計………………………………高興龍 張曉民 揣榮巖
一種串行EEPROM控制器IP設計………………………………崔艾東 任志偉 嚴明
RTL代碼和R2G流程之間的內在聯系………………………………牛英山
集成電路芯片合金燒結工藝FMEA應用分析………………………………劉洪濤
基于Modbus/Tcp的水下航行體通信軟件實現………………………………時慧晶
Mil-1394B總線網絡的確定性分析………………………………安百俊 呂冰 李新民
利用遺傳算法實現基于多目標約束的網絡規劃………………………………陳柯君 王宏亮 李東生
基于Eclipse的嵌入式集成開發環境工程管理………………………………田丹 林卓 衛進
動態鏈表在功率試驗系統軟件設計中的應用………………………………霍可 李云紅 周靜雷 拓小明 曹瀏
基于碼書映射的語音轉換算法改進………………………………胡芳 徐寧 李海燕
基于信息熵的復雜網絡社團發現算法研究………………………………張偉崗
諧振式壓力傳感器頻率測量算法研究………………………………張帥 王延年 邢雷
基于MySQL的小型數據庫管理工具實現………………………………張曉孿
嵌入式軟件仿真測試技術研究………………………………劉增明 劉晶晶
基于貪婪遺傳算法的井下線路規劃研究………………………………王啟明 甘泉
論文范文參考:雙極IC接觸電阻改善研究
引言隨著半導體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器件集成度越來越高,特征線寬越來越小。作為集成電路家族中的雙極集成電路,也在不斷發展,其加工線寬也越來越小。筆者所在的生產線,主要就是生產雙極集成電路,在實際加工中,會出現一定比例的接觸電阻異常而導致的失效。雙極集成電路,其金屬層與硅之間的接觸屬于Al Si與P+,n+型Si歐姆接觸[1],但是受工藝控制以及環境和設備因素波動的影響,在規模生產中出現接觸電阻異常的問題,除直接影響器件的穩定性外,還影響整機產品的可靠性。2現象以及原因分析這種雙極集成電路的接觸電阻異常問題在批量生產中不定期出現,沒有規律可言。從月度數據來看,產生的批次基本在3-5%。經測試發現,集成電路的P+,n+型接觸電阻存在異常,其中P+型接觸電阻異常最為典型。圖1就是其中某型號雙極集成電路的P型接觸電阻數據,根據設計規則,小于10KΩ算是正常,而最大甚至達到35KΩ以上。對于此類現象,生產線也做過非常多的工藝驗證來解決P型接觸電阻過大的問題,例如:接觸孔過刻蝕量的拉偏;氮氫合金溫度與時間的拉偏方案等。但是這些方案最后都沒有解決P型接觸電阻偏大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