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采集與處理
![]() |
期刊名稱: | 數據采集與處理 |
期刊級別: | 北大核心 CSCD | |
國內統一刊號: | CN32-1367/TN | |
國際標準刊號: | ISSN1004-9037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 |
主辦單位: | 信號處理學會;微弱信號檢測學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數據采集與處理》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數據采集與處理》雜志是中國科協主管,由中國電子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所屬信號處理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物理學會所屬微弱信號檢測學會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主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技術刊物。
內容范圍:(1)數字信號處理的新理論、新算法;(2)譜分析、譜估計與高階譜分析;(3)小波理論、神經網絡、免疫算法;(4)自適應濾波及應用;(5)DSP、FPGA及軟件無線電;(6)水聲信號與陣列信號處理;(7)雷達、聲納信號處理;(8)生物醫學信號處理;(9)計算機視覺與可視化;(10)人工智能與模式識別;(11)導航與現代通信技術;(12)圖像分析、理解、分割與識別,圖像編碼、壓縮與傳輸;(13)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14)遙感、遙測及應用;(15)語音分析、識別、合成、編碼與理解;(16)振動設備噪聲消除、檢測與故障診斷;(17)信息安全;(18)傳感器融合技術;(19)虛擬儀器技術;(20)多媒體技術與人機交互;(21)微弱信號處理技術。
• 期刊欄目:主要刊登各學科、工程技術領域在科學實驗和生產過程中,有關以計算機為中心的信號檢測、數據采集、處理和控制等方面的稿件,內容包括各種信號的獲取技術與手段、A/D、D/A轉換、預處理電路、計算機處理與控制等各個部分和整修系統的理論、方法和應用技術。
• 數據庫收錄情況:雜志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用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中文核心期刊統計源,并被美國EiPageOne數據庫、俄羅斯《文摘雜志》、《中國電子科技文摘》、《中國無線電電子學文摘》、《計算機應用文摘》等多種國內外著名檢索刊物列為統計源。并是“中國國防科技中文期刊文獻數據庫”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的成員。
• 讀者對象:廠礦、科研單位從事測試工作和計算機應用的科技人員,以及理工科大專院校的師生。
• 影響因子:復合影響因子:0.566,綜合影響因子:0.321。
• 《數據采集與處理》網絡工程師核心期刊發表須知: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