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SCI期刊替投照顧病人家屬時機方法探討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SCI論文時間:瀏覽:

  【摘要】 [目的] 減輕病人家屬的焦慮、抑郁心理,與家屬建立良好關系。[方法]按護理組別將312名病人家屬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病人家屬在不同的時機給予人文關懷,在入院后1 d及出院前采用SAS和SDS進行心理測評,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在不同時間對病人家屬進行人文關懷后焦慮和抑郁狀況都比對照組降低。[結論]提供人文關懷能明顯減輕家屬的心理壓力,從而減輕焦慮、抑郁心理,為病人提供有力的社會支持。

  【關鍵詞】 照顧 病人家屬 方法

  目前身心疾病仍是威脅人類生命與健康的重要疾病。不但給病人本人帶來嚴重的心身問題,而且對于整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個嚴重的“應激因素”,尤其對承擔著照顧病人的家屬更是如此。據報道,病人家屬的焦慮、抑郁狀況明顯高于國內常模[1],其不良心理狀態對病人的治療和康復產生直接影響。因此,我科將人文關懷融入對病人家屬的護理服務中,關注家屬的感受,滿足家屬的需求,減輕病人及家屬的心理壓力,與家屬建立良好關系,逐步實現由主動轉向親情式、由滿意型轉向感動型服務,提升、擴展護理的人文關懷。現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08年1月—2008年8月我科312例住院病人家屬作為研究對象,男168例,女144人;其中手術病人160例,危重病人36例,臨終病人8例,癌癥病人102例,高干病人6例;每名病人入選1名至親,文化程度高中以上,排除既往有精神病史及嚴重認知障礙的病人家屬。

  1.2 方法

  按護理組把病人家屬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在病人入院后1 d及出院前對兩組同1位家屬均在統一指導語下采用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心理狀況評定。指導語嚴格按照量表要求進行,使家屬充分理解后進行自評。對實驗組病人家屬在病人入院時、手術前、手術后、住院期間、病情危重時及病人臨終時、出院前都進行人文關懷護理,對照組按常規護理。問卷完成后當場回收,將兩組SAS和SDS評分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進行 t 檢驗。

  2 結果

  2.1 入院后1 d病人至親的焦慮、抑郁狀況

  (見表1)表1 入院后1 d病人至親SAS和SDS比較分(略)

  由表1可見,實驗組與對照組病人家屬在入院時SAS和SD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

  2.2 出院前病人至親的焦慮、抑郁狀況

  (見表2)表2 出院前病人主要照顧者SAS和SDS比較分(略)

  由表2可見,實驗組與對照組病人家屬在出院時SAS和SDS評分有明顯差異(P<0.05)。

  3 關懷和照顧病人家屬的時機和方法

  3.1 入院時

  由于家屬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緊張、焦慮心理,所以除按入院優質服務流程護理外還要關心家屬的食、住、行、衣及適應環境情況;及時做好病人及家屬社會背景和心理需要評估,尤其高干病人,根據要求進行個體化的護理,制訂護理計劃,滿足病人及家屬的需求。

  3.2 手術前

  調查中發現病人家屬心理需求中居首位的是希望獲得醫護人員對病人的關心[2],有些病人家屬手里偷偷攥著紅包,一定要醫生、護士收下。方法:①主動詢問家屬想了解什么、有什么困難及關心的問題等,幫助解決實際問題,讓家屬放心地把親人交給醫護人員。②主動滿足病人和家屬心理需求,讓家屬理解手術方式、手術室的環境、術后的注意事項及護理配合等。③用心處理紅包:護士應婉轉地拒絕并說“不用這個,照顧好病人是我們的責任,您放心吧!請不要費心”。

  3.3 手術后

  ①用心照顧好病人;②了解家屬身心情況及困難;③協助病人家庭及單位人際關系處理(如探病及輪班等),讓家屬安心、放心及感到溫暖。

  3.4 病人住院期間

  ①注重與病人家屬的溝通:善于與病人、家屬溝通,能較好地解決病人住院期間出現的各種負性情緒及心理需求,減少護理糾紛,拉近護患距離;②關注病人家屬的身體:在護理病人的家屬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中老年人,他們有些人本身就患病,如老年病、慢性病等,經常提醒患高血壓病的家屬按時按量服降壓藥,注意飲食調理,避免情緒緊張、激動。對患糖尿病的家屬,督促他們按時檢測血糖和使用降糖藥;③及時向家屬傳遞各種信息:向病人家屬講解疾病有關的醫學知識,主要治療手段,疾病發生的原因、過程、治療、轉歸及預防等知識,使家屬正確認識疾病,提高應對策略;④給予家屬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關心、安慰、支持病人家屬,告訴家屬他們情緒的波動會對病人產生直接影響,指導家屬選擇適當的方式調整情緒,并提供適當的時機和合適的場合讓其表達或發泄內心的感受,這樣可以減輕家屬的壓力,從而減輕焦慮心理,為病人提供更好的社會支持,促進病人康復;⑤積極處理病人在治療中出現的不良反應[3],如疼痛、嘔吐反應等,減輕家屬的焦慮心理。

  3.5 病人危重時

  危重病人家屬的需求是多方面的[4],了解并理解家屬重要的需求,護理人員在關注病人時,多一些關注家屬在照顧病人期間的疲憊感及進行生活上的關心,給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做到“熱情接、耐心講、細心問、精心做、主動幫、親切送”等護理服務。

  3.6 病人臨終時

  臨終病人的家屬因長期照顧病人,身心疲倦,當病人病情逐漸惡化時產生灰心、失望、害怕和失落感甚至愧疚負罪感,感到自己對病人患絕癥負有責任,甚至責難或懷疑是醫務人員出現疏忽。此時應:①同情、理解同時指導病人家屬正確面對事實;②積極與家屬溝通,鼓勵和傾聽家屬訴說自己內心的種種感受,指導在病人面前控制悲傷的情緒;③調動親朋好友、單位同事等關心家屬,為其分憂解難;④關心體貼家屬,幫助安排好陪護的生活,解決其實際困難。

  3.7 出院前

  由于病人出院后的生活、保健、康復等需要家屬的照顧與配合,所以要根據病人的情況進行飲食、用藥、運動、注意事項等指導及培訓。

  3.8 與病人家屬的溝通技巧

  ①與病人及家屬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讓病人與家屬感受到尊重與參與感;②多詢問、關心病人家屬感覺如何;③解釋病情時,醫療人員應該站在病人家屬的立場思考,以病人與家屬能夠理解的措辭與用語,并確認他們已經正確了解所要傳達的信息。無論對于病人還是家屬,必須引導和鼓勵他們傾訴其真實感受,無論是悲傷、憤怒,還是恐懼、解脫;④認真聆聽病人及其家屬講述病情和感覺。

  4 討論

  從表2可見了解病人家屬不同時機的心理需要,關注家屬的感受,在病人入院時、手術前后、住院期間、病情危重時及病人臨終時、出院前為病人家屬提供相應的人文關懷能明顯減輕家屬的心理壓力,從而減輕焦慮、抑郁心理,為病人提供了有力的社會支持。

  病人家屬既是參與病人治療的協作者,也是病人的精神支柱,更是我們工作的評價者。與家屬建立良好關系減少醫療糾紛,并逐步實現由主動轉向親情式、由滿意型轉向感動型服務,滿足家屬的需求,提升、擴展護理的關懷文化。

  【參考文獻】

  [1]劉愛琴,陳小紅,吳美華.住院化療的癌癥病人主要照顧者心理狀況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3):224226.

  [2]孫轉蓮.手術病人家屬需求的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05,19(2A):303304.

  [3]王志穩,張小明,李靜.多次化療病人配偶的心理特征及其需求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6,21(5):5658.

  [4]李娟,林筱瑩,李曉婷.護士對危重病人家屬護理需求的認識[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7,28(23):2899.

如果您現在遇到期刊選擇、論文內容改善、論文投稿周期長、難錄用、多次退修、多次被拒等問題,可以告訴學術顧問,解答疑問同時給出解決方案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玉县| 大厂| 彩票| 宣威市| 元江| 贵溪市| 岢岚县| 栾川县| 东莞市| 磐石市| 松原市| 镇雄县| 谢通门县| 武胜县| 馆陶县| 曲麻莱县| 铜梁县| 合肥市| 湟中县| 区。| 南京市| 古蔺县| 馆陶县| 和林格尔县| 宁津县| 张掖市| 平舆县| 沧源| 泰来县| 焦作市| 德安县| 临泉县| 吉安市| 义乌市| 阳原县| 沙坪坝区| 湟中县| 古蔺县| 台东市| 米林县| 宜阳县|